杜邦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2009723下载)
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安全文化建设和员工安全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即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两个基本点。
杜邦公司经过两百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形成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该模型表明,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过程中的第四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应用该模型,并结合模型阐述的企业和员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初步判断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所处的状态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杜邦经验认为,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行为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映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
(2)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主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f(3)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各级管理层认为安全是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经理的责任,他们仅仅是配合的角色。
(4)缺少高级管理层的参与--高级管理层对安全的支持仅仅是口头或书面上的,没有或很少有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第二阶段,依赖严格的监督。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已建立起了必要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往往是被动的,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管理层承诺--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
(2)受雇的条件--安全是员工受雇的条件,任何违反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被解雇。
(3)害怕/纪律--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仅仅是害怕被解雇或受到纪律处罚。
(4)规则/程序-企业-建立起了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但员工的执行往往是被动的。
(5)监督控制、强调和目标--各级生产主管监督和控制所在部门的安全,不断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制订具体的安全目标。
(6)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