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140分。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表1,完成1-2题。2表1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转湿地类型489432565776-7-155-33-7930-2027-211105323505694048176279260化来源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
河渠海涂水库坑塘水田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塘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解析〗根据表内数据计算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河渠湿地变化4877023548765,海涂43155202701762715488,水库坑塘2565733211569492632033,水田767931053001770,因此变化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第一题选B。各类湿地总面积是在增加,故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物种多样性也增加,第二题选C。答案:1B2C。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1,完成3~4题。
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1月、12月〖解析〗南半球三地①②③白昼越来越长,说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故排除B与C选项,a、b两月比较,a月白昼长于b月的,所以本题选A。答案:A。4.在图示月份中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1
f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解析〗在图示月份中①地昼长最短,②昼长大于14小时,夜长小于10小时,昼长变化率①②③越来越大,①地昼长变化最小,③地昼长变化最大。故本题选D。答案:D。图2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2,完成5-6题。
5.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D.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解析〗纬度地域分异指不同纬度的表现,Q地R地在同一纬度,无所谓分异,排除选项B。从图中读出樱花初放日期T地为4月30日至25日,Q地为4月15日后,R地为3月31日至4月5日,P地为3月31日至4月5日,R、P两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不是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