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3题。
评介类别
农作物A
农作物B
热量满足率
22
22
满足水分满足率
79
84
程度土壤养分满足率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76
29
资源利用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光温潜力利用率气候潜力利用率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113510642764
44202241287
农作物C1684844245290347414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与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光照②气温③降水④土壤⑤社会经济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3.该地区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1C2A3C结合材料,回答4~5题。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
1
f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
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4.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的集中性好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5.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解析第4题,甲地纬度位置较高,光热相对不足;乙地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
丙地人口稠密,地块狭小;生产规模小,土地的集中性不足;三地的光、热、水差异明
显。第5题,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与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有关,这应从耕地面积减少和
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答案4B5D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题。
2
f6.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林区的开发。由图中经纬度及大面积林地分布信息可知,该地位于
东北林区,最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
答案C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7~9题。
7.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8.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条件B.市场
C.交通
D.科技
9.下列不属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