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造成了其履约能力的下降。这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门的知识和足够的资源来管理应收账款,过分依赖为数不多的客户,一旦客户拖欠货款,就会影响资金周转,企业的财务必然陷入困境。2.高经营风险,存活率低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经营风险,存活率低。我国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有70到80生存期不过3到5年,10到20在5到10年内关门,能坚持15年以上的约占5。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所受损失相对较严重,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或破产的现象,如广东近期有2万至3万家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生存环境的恶化更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日益
f增加,所以对其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3.诚信问题借款资信度不高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企业的履约意识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还款能力差、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拖欠帐款、贷款等问题,不良融资率高,影响了融资企业或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信心,这使得他们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或贷款显得非常谨慎。
(三)外部原因
1.宏观环境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宏观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本来就主要依靠低价格制胜的大量中国企业靠提高产品价格来保证利润变得非常困难。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将遭受严峻的考验,一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融资迫在眉睫。2.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要求的每笔贷款往往具有数额不大、期限短、时效快等特点对于同样数额的贷款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比对大企业贷款的业务量要大得多进而交易成本也大得多。但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却大致相同致使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所以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角度出发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即便为中小企业贷款也往往卡的过严、过死。3.政府服务支持不力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支持保障,目前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不平等。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仍流于形式,服务不到位且存在着乱收费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