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
第18页
f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1)绘制总装结构图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1)模具成型部分结构2)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3)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4)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5)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寸。6)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7)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8)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1)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2)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3)模具使用,装拆方法。4)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5)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第19页
f(2)绘制全部零件图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1)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2)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3)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4)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3)校对、审图、描图、送晒自我校对的内容是:1)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2)塑料制件方面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