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培养,并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和测定其耐药性。结果分离出的459例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脑外科和神经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孢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菌药不敏感,而耐药率最低的是庆大霉素(27)阿米卡星(34)和妥布霉素(51)环丙沙星(83)。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袭性操作、加强耐药性监测,有利于预防及控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标签: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感染;抗感染药;耐药率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asaerugi
osa,PAE)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重症感染和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离率较高,也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1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送检的各种标本,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革兰阴性杆菌09药敏卡,均购于法国梅里埃公司。
12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进行细菌分离及培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相应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2指导原则判读细菌耐药性。
13抗菌药敏性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我院459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从痰标本中分离出来,占878,其次是分泌物占41,然后就是咽拭子标本占25,尿标本和全血各占24,穿刺液和灌洗液共占08
22临床科室分布构成比459株铜绿假单胞菌有94株来自ICU,占205,呼吸内科87株,占189,脑外科70株,占152(见表1)。
23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见表2。
从药敏结果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均小于1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
f药率较低,小于20;头孢菌素类除头孢他啶和孢吡肟外耐药率都大于60。
3讨论
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外膜蛋白改变,致通透性降低;②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③抗菌活性酶的产生,如金属酶、氨基糖苷钝化酶、B内酰胺酶等;④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2;而带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