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截留性能超滤膜的截留性能包括截留分子质量和截留率两项指标,是超滤膜最重要的分离性能指标。截留率是指超滤膜截留特定溶质占溶液总特定溶质的比率,截留分子质量是指膜对某种特定溶质截留率达到90以上时的最小分子质量。它们是反映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替代参数,决定了超滤膜的分离性能。我国超滤膜的3项标准中,关于截留性能的测试,都采用标准HYT0501999的方法。在该标准中,规定用于超滤膜截留性能的测量的基准物质为以下几种聚乙二醇分子质量为6000、10000、20000u细胞色素C分子质量为13000u卵清蛋白分子质量为45000u牛血清蛋白分子质量为67000u。尽管目前已经有较多的基准物质应用于超滤膜截留性能的测试,但是这些化合物并不完全具备超滤膜截留性能检测用基准物质的特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准确测定超滤膜截留性能的要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单一化合物分子质量分布不集中,凝胶色谱测试测得重均数均分子质量比值MwM
11,不适合用作基准物质②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及葡聚糖等化合物虽然具备纯度高、性质稳定、分子质量分布窄等优点,但是这类化合物的分子构型为线型且浓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不能确切地表征超滤膜的截留性能,测出的截留率不可靠。③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等蛋白质虽然具有分子质量分布范围非常小、分子形状基本呈圆球形等优点,但是蛋白质的球形是非刚性的,容易受到测试条件如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另外,可用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只有极少数几种,而且蛋白质的价格昂贵。更为严重的是,牛血清蛋白等蛋白质类物质对膜材料的吸附性强易造成测试结果误差大,尤其是对于聚砜超滤膜,且这种吸附甚至是不可逆的。④目前,工程中大量应用100000u以上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但测试标准中基准物质的最高分子质量只有67000u,无法满足测试需要。另外,随着技术的发
f展,超滤膜表面改性后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如吸附了功能性物质或者带有电荷,在此情况下利用传统的基准物已经不能够准确测量超滤膜的截留性能。
基于现有基准物质存在的不足及行业对超滤膜截留性能测试的需求,亟待开发性能优良的系列基准物。微滤膜孔径
微滤膜的孔径与膜的分离性能和通量密切相关,是微滤膜最重要的特性表征参数。标准HYT0511999根据泡点法测定滤膜最大孔径,但是该方法是建立在膜孔为均匀通直圆孔的假设条件下,所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相比往往存在误差。因为微滤膜孔是极其复杂和不规则的,对于微滤膜而言,孔径是指贯通于膜两表面的孔通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