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护劳动者
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二、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本公司作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三、名词定义
31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32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33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
1
f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分别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四、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41安全部负责全厂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42工会组织对公司员工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劳动保护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
43各部门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
(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作业人员远离热源。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三)对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气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等不同的高温作业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f(四)向劳动者提供必需的高温防护设备和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五)在高温天气期间,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六)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