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导致太阳电池成为系统负载出现“热斑效应”,太阳电池并联反向旁路二极管。
32储能分系统
太阳能充电站每天主要使用负载为交流充电桩及一些常规交流负载,所以提供电压为220VAC,每台交流充电桩额定功率为7KW,每天额定工作8小时,郑州最长连续阴雨天为2天,可估算蓄电池容量B。
其中A为安全系数,通常取11~14之间;QL为负载日平均消耗电量,即工作电流乘以日工作小时数;NL为最长连续阴雨天数,T0为蓄电池充电温度修正系数,DOD为蓄电池放电深度。
按目前充电站设计,平均每天有6个桩体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理论需要耗电74度电(42×8×22074kWh),加上损耗、转换效率等,约需要100度电,所以储能电池组设计方案足以满足充电站在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工作的孤岛状态下运行2天。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3功率变换与配电分系统
系统依据交流母线的工作情况,适时调整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完成光伏组件产生电能的存储以及和外部电网的互动。功率变换设备在设计选择时考虑发电站额定功率为100KW的原则,且每个功率变换设备都需要单独运行,需满足发电站额定功率的需要。
34充电分系统
目前根据充电站功率配置情况,考虑在充电站中配备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规格。方案中均采用落地式柜体设计。
方案设计在充电站中建设10台交流充电桩,设定平均每天充电桩使用率为60,且每天工作8小时,充电机平均消耗功率为25kW,则每天消耗电能为25×8×6120kWh,每台交流充电桩消耗20kWh,算上损耗约为130kWh。按照方案前面光伏组件仿真估计,额定功率100kW系统平均每天可发电340度,可满足交流充电桩供电需求。
直流充电桩设计功率为70kW,假定每天工作5小时,每天耗电350度。光伏系统发电和储能电池能够提供电能供直流充电桩桩使用,若负荷功率较大,还可通过电网补充电能。
35监控管理分系统
监控管理平台对充电站中每一分系统设备都能够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智能管理,还能通过后台终端服务器进行数据统计,盈利结算等。该平台设计时预留扩容接口,可选配数据服务器、多站通信等功能,如图3所示。
4设备布置方案
根据现场实地用地规划,对设备放置和安装做了如下设计。场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太阳能阵列、功率设备室和电池存储室。形式如下图4所示。
太阳能电池阵列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钢架,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太阳能电池阵列分5组南北向排列,共400块太阳能电池板,粗略估算需要长72m,宽11m的用地面积。交流充电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