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教学建议
课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运用实城市的形态、1、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1、正确评价城市地域
第一例,分析城城市土地利系的分析;
结构的形成因素;
节市的空间用类型、城市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2、结合实例分析评价
城市结构,解释功能分区的因素的分析;
城市布局。
内部其形成的特点
3、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发展变
空间原因;
化的原因分析。
结构2、举例说
明地域文
化对人口
或城市的
影响。
第二
联系1、不同等级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
运用不同等级城
节不城市地域的城市的划对我们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市服务功能不同的理
同等结构的有分依据,不同心地理论。
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
级城关理论,说等级的城市
市的明不同规服务功能的
服务模城市服差异;
功能务功能的2、理解不同
差异。
城市等级服
务功能的嵌
套理论。
第三运用有关1、城市化的1、学会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
理解并探讨我国
节城资料,概括定义及意义的差异;
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应
市化城市化的2、不同类型2、理解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和特国家城市化途径;
点,并解释进程的差异;3、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
城市化对3、世界城市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化进程各阶
的影响。段的特点。
教学建议1:将教材的案例、活动、问题研究巧妙地安排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教学建议2:可适当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如在讲完人口进入城市,可以将第三节城市化提到前面;
还可以在讲完人口,直接跳过城市,农业与工业;也可按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教学。教学建议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节中,教学重点应放在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分析,特别是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强调通达度、位置的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的差异;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等功能活动对城市土地的竞争力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对于其他因素如:收入、知名度、宗教等也须举例加以说明。教学建议4: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影响更是主要的。
1
f教学建议5:对于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它们之间的发展形成有一定的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