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内外财务丑闻的频频爆发更加凸显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我国已经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先后出台了许多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等。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同时设立了由86名专家组成的内部控制咨询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的科研课题,为构建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了组织、技术和理论支持。2006年1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l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咨询专家和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其他企业可以参照执行。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也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鉴定指引。第一节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企业之中,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2内部控制由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从企业负责人到各个业务分部、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至企业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对实施内部控制负有责任。3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
f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4内部控制能够给企业管理层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管理层的逾越和串通舞弊等原因,难以确保每一个企业必定成功。5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原则、方法等不仅适用于企业等营利组织,而且还适用于非营利组织。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一)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战略目标)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它要求企业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