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一、培养料配方每亩大棚用麦(稻)5000千克,草干牛粪2500千克,饼肥400千克,尿素75千克、碳铵75千克,磷肥75千克,石膏100千克,石灰125千克,甲醛6千克,敌敌畏15千克。二、建堆翻堆方法堆料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离菇房和水源较近的地方。料堆南北走向,可使日照均匀,有利发酵;为减轻劳动强度,粪肥、饼肥放在第1次翻堆时加入。建堆时,只把麦稻草浸水泡透,在正面铺一层225米宽、25厘米厚的草,长度视栽培面积多少而定,堆好一层,浇一次水,这样一层层往上堆,堆1020层,堆高15米,料堆四周垂直,堆顶呈拱形,堆后有水渗出,不够第二天应再补水。为使粪草发酵均匀,每隔几天要进行翻堆,每次翻堆间隔时间依次为7天、7天、6天、5天、3天,整个堆料时间约26天,稻草各缩短一天为23天。翻堆要求上翻下,下翻上,外翻内、内翻外,粪草充分抖松,并且补足水分。第一次翻堆须在建堆7天后进行,方法形状同建堆一样,且在前1天将牛粪、饼肥、水分,层层加入,下少,上多,以手紧握培养料能下滴67滴水为宜。第二次翻堆离第一次翻堆7天后进行,堆形缩小,高度不变,翻堆时碳铵磷肥混合,加入草层,水分45滴即可,不够还须补水。第三次翻堆离第二次翻堆6天后进行,粪草混合拌匀,加入石膏、石灰粉,堆温不够或缺少粪肥、饼肥,可适当加入麦麸,水分23滴。第四次翻堆离第三次翻堆5天后进行,
f每层均匀喷雾02的敌敌畏和1的甲醛混合液。调节含水量为65左右,即用手紧挤培养料能下滴12滴水为宜,pH值758,料堆放宽,以减少边料,第四次翻堆后23天即可进棚,进棚前一天料堆四周需用敌敌畏与甲醛混合液喷湿,然后覆盖薄膜,密闭一昼夜。堆料过程中必须先湿后干,稻草用水量较少,第一次翻堆后凡遇下大雨,需用薄膜覆盖,雨过及时揭掉,以利通气。三、建棚与播种选择地势较高田块,竹竿扎棚,棚高17米,56米,宽用薄膜覆棚,棚四周挖沟压膜,用玉米秸秆和稻草遮荫,大棚南北走向为好,棚长2040米为宜。进料前一天用甲醛加敌敌畏混合液喷湿地面,薄撒一层石灰,杀虫消毒。培养料趁热进棚,堆成小垛,封闭大棚两端,促进增温发汗。次日摊料、拌松,使粪草混合均匀,铺成畦,厚20厘米,将瓶里麦料菌种搞散勾出,均匀撒在料面,轻轻拍平,再覆盖1厘米的碎培养料。播种后棚内温度超过30℃,中午需往棚外顶喷水降温。棚两端薄膜随气温高低而上下移动通风降温。四、大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