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呕吐;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内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4临床表现:症状: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口不渴。体征: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短期内丧失25的细胞外液,会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的大量产生和积聚,因此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5诊断:①消化液或其他体液大量丧失病史;②临床表现;③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明显升高,尿比重升高6治疗:①治疗原发病;②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已经损失量+生理需要量(2000ml水、45g氯化钠)+继续丢失量;③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离子浓度也因细胞外液量的增加而被稀释降低,故应预防低钾血症。
三、低渗性缺水1特点: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失钠多于失水,血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2代偿机制:①低钠刺激下丘脑垂体,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以水为主)排除增多,从而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②但这样会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补偿血容量。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③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肾减少排钠,增加水氯的重吸收。④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神经垂体,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再吸收增加,出现少尿。3主要病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致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酸(利尿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4临床表现①轻度缺钠(130mmolL≤血钠<135mmolL)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钠减少②中度缺钠(120mmolL≤血钠<130mmolL):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少尿,尿中几乎不含
f钠和氯③重度缺钠(血钠<120mmolL):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5①有上述特点的体液丢失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②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钠和尿氯明显减少③血钠测定:<135mmolL,表明有低钠血症,浓度越低,病情越重;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均有升高6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病因;②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先快后慢,分次完成)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