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校本课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经典诵读》
教学设计
年级:406学科:经典诵读教师:宛新春日期:2015年9月
1
f1、《月夜忆舍弟》
【教学内容】月夜忆舍弟杜甫【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教学过程】一、课前学校诵读成果展示咏月诗词大比拼(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师: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展示学校“咏月诗词”主题活动的成果)二、读好诗题,拉开诵读方法指导序幕1、师生共同板书诗题,读题。2、指名读题,要求读准诗题每一个字音。3、指名读题,要求读出诗题的节奏。4、谈谈读题后的初步感受。三、诵读第一环节: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1、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2、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3、指名读,交流评议。
2
f四、诵读第二环节:原汁原味地读
1、教师范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
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
3、指名试读,鼓励摇头晃脑地读、个性张扬地读。
4、交流诵读后的初步感受。
五、诵读第三环节:入情入境地读
1、学生默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背景介绍了解诗的大意。
2、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第一个问题:诗中,杜甫的“身”在哪里?何以见得?
第二个问题:诗中,杜甫的“心”在哪里?何以见得?
3、教师再追问两个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诗意。
问题:舍弟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身在他乡
杜甫
舍弟
心忆对方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
4、还原故乡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
(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乡,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
学生汇报交流
5、打破月满人圆的画面,再次走进诗人月夜思弟的情境。
3
f学生再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板书设计】月夜忆舍弟
身在他乡杜甫
心忆对方
舍弟
诵读: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原汁原味入情入境
2、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