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文化运动人物:章太炎:名炳麟,汉族,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但武昌起义后,走到了革命的对立面,鼓吹袁世凯、贬低孙中山,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2)称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刘师复: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和活动家。字子麟,1884年6月5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1913年创办《晦鸣录》,在国内宣传无政府主义。国家起源于强权是强权的象征,是万恶之源,要使人类获得自由必须废除国家和铲除一切强权,主张绝对自由,北洋军阀的横行无忌,苦闷失望笼罩着知识阶层。蔡元培:浙江绍兴人,清末民国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吴虞:四川华阳人,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杜亚泉:1873~1933,会稽伧塘今属上虞人,创办中国近代首家私立科技大学亚泉学馆,同时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科学刊物《亚泉杂志》。任《东方杂志》主笔时就中西文化问题与陈独秀展开论战,总体上倾向于东方文化,反对激烈的到的革命,主张温和的道德改良。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人,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倾向于改革,思想较为保守。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等。人类生活、、的问题可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精神,而对应的三种文明分别是西方、中国、印度三种文明。陈独秀、李大钊激烈地反传统,康有为、辜鸿铭、林纾彻底的保守主义,杜亚泉、梁启超以及东南大学的“学衡派”都认为东西文化各有千秋,大有调和互补的必要。章士钊首倡导“文化调和论”,1920年3月,梁启超发表了《欧游心影论》,指出了欧洲文化中的进化论、功利主义和强权意志学说导致欧洲陷入崇拜权力而形成军国主义的思潮。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