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秋分
立冬
北极北极圈以北北极圈以昼南夜赤道长赤道南极短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南极(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五、笔记与板书提纲地球的运动自转昼夜交替24小时公转四季变化一年地球上的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六、练习与拓展见《地理填充练习册》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10
f略八、反思与反馈记录本堂课45分钟时间内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量比较多,由于刚上初一的学生平时的观察少、动手机会少和以前没有学过地理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自主性,领悟性不够,今后还需慢慢引导、讲解,并通过适当练习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第三节地图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系确定方向。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3、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4、能在东高线地形图上估算图上某个地点的高程。5、能根据使用目的(例如旅游)确定所选,目的地及类型极其比例尺。6、距离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象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有的是什么呢?2、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二、阅读课本,自主学习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关于“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2)出示台湾地图,计算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4)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后,想想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有什么表示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3、练习从地图上辨别方向。(1)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11
f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