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测评的基本原理个体差异原理人岗匹配原理工作差异原理1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1客观存在的1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差异2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2工作权责差异2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3不同工作对完成任务3员工与员工之间3不同的人做相同工作有着不同要求4岗位与岗位之间有着不同效果和效率4不同工作拥有相应素的人来承担1客观和主观相结合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标体系制定定性不深入手段方法选择定量不完全评判与解释结果是有机结合过程
招聘与配置
员工素质测评类型2诊断性测评3诊断性测评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了解现状和查找根源为目的哪些方面有优势与不足内容或十分精细或全面广泛指出努力方向结果不公开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有较强的系统性在测评过程中提出开发建议用于需求层次的调查
1选拔型测评强调区分功能刚性强强调客观性具有灵活性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范围广泛总结性各项内容具体概况性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分项与综合结合分解后有后果于提高准确性但整体特征会被弱化比例量化存在倍数关系可在上两种基础上进行可进行差异比例当量量化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进统一性转化对它们进行同类同
员工素质测评主要原则3静态与动态结合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静在相对统一特定时空下进行横向比较素质是对人的德能识体的测评表缺点是忽视原有基础和今后发展绩效是种业绩实施注重表素质是取得绩效的条件保证绩效是素质高低的事动是素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测评实证明动有利了解实际水平指导与激发动缺点是不便相互比较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模糊量化对象的直接定量刻化先定性描述再间接定量先划分到几个类别中先归类先依据某在素质特比顺序量化进一步要求排列有明显的数量关系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每个对象只属于一个类别给对象隶属程度赋值征或标准将所有素有强弱大小先后直接提示了特征但具有质量或程度差异每个对象不能同时属于两个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质测评对象两两比差异相等可进行差距大小比实质量化称之为形式量化只是一种符号性无大小之分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较排成序列然后赋较都是二次量化深层的量化先纵向再横向先纵向再横向即一次量化再二次量化当量量化的特点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其作用是使不同类别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量化能够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