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初探
【摘要】高校网络舆论是传统舆论形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延伸,本文从舆论学引导策略理论出发,对高校网络舆论形成规律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针对不同的校园网络舆论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关键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我国的网民分布中,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因此对高校网络舆论形成规律和引导进行研究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高校网络舆论是传统舆论形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延伸,界定校园网络舆论定义和研究其形成规律可从舆论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舆论学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其中舆论主体、舆论客体和舆论表现形式是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网络舆论是舆论的特殊形式,其主体是大学生群体,表现形式是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意见。根据舆论客体范围大小,高校网络舆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是指所有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狭义是特指舆论主体所在高校的现象和问题。本文所指的高校网络舆论是指狭义的概念,即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的现象和问题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心理的不同层面的反应。一般来说,社会心理有三个层次的理解。舆论作为社会成员面对社会刺激的一种反应,属于社会心理的最表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分别位于社会心理的中层和底层。舆论意见处于最表层,经常处于流动的状态。可见,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同为意识形态范畴,都会作用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心理表现中两者分属不同层面,都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根据舆论学原理,按照意见的分布状态,舆论可分为J形舆论、双众数舆论和正态舆论三种类型。校园网络舆论也呈现为以上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舆论具有不同的特征,舆论引导策略也各不相同。一、J形网络舆论在J形网络舆论中,可由持有某种意见的人数作为纵坐标,将态度作为横坐标,构建坐标系。越往左表示对某一问题越是持肯定态度;反之表示否定。对某一舆论问题,持肯定意见的人占绝大多数,反对意见的人则很少。J形网络舆论指在某一问题上,大多数人是持有某种一致的意见,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对决策者而言,J形分布是最方便的一种意见分布,舆论引导也相对容易,决策方法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