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为了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晨检,全日观察,发现可疑病儿时,马上隔离,通知家长去医院就诊(目前尚无病例发生),并对患儿所在的班级彻底消毒。2、保证幼儿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3、班级保持良好通风,幼儿离园后,严格用紫外线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4、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督导教育幼儿饭前便后、外出活动后认真用肥皂洗手,预防病从口入。7、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确保食品安全。8、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9、开展家园共育,提示家长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10、定期对宝贝的卧具进行了清洗、爆晒或紫外线消毒。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手足口病,更好的预防手足口病,以使家园共育,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发展,现将其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给予详细的介绍: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f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其中柯萨其A16病毒(CA16)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少数患者有并发症出现,如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手足口病的第二个传染源是肠道病毒71(EV71),除手足口病以外,EV71还可引起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和神经麻痹,但EV71脑膜炎和脑炎极少会死亡。二、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手足口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1、一般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47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
f欲不振、恶心、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