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七言联句句句入韵,故名柏梁体。如曹丕的《燕歌行》。39、《文心雕龙声律》提到“声律”的问题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写作《四声谱》。40、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的形式是古风的特点之一。律绝一般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41、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分为十九词韵部,用《集韵》的韵目。42、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有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43、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曲写成《中原音韵》分平水韵为十九韵部。二、名词解释。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
f《古代汉语》王力笔记整理版
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f《古代汉语》王力笔记整理版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E、转注说法不一。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