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周边国际环境与中国对外战略
摘要: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由于中国传统上有“亲仁善邻”、“近者悦,远者来”的邦交思想,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政策,通过积极的周边外交,维护周边的稳定,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和发展。由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领土、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突出,中日、中印、中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领土、岛屿归属的问题,是制约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本着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共同构建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的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处理领土问题既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在努力发展经济、军事等“硬实方”时,大力发展“软实力”,提升社会制度、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关键字:关键字:国际环境周边环境对外战略
一、对国际环境的认知对国际环境的认知2010年第二季度数据表明,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向世界第一的美国看齐。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受到的国际关注也会随即上升,受到的国际战略压力也将日益加大。近来,美国在黄海、南海、人民币汇率等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未来的担忧,日益表明中国受到国际因素制约日益加大的趋向。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优势仍然无法有效转化为战略优势。因此面对中国迅速发展的趋势,抓紧制定中国大战略日益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紧迫任务。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国际地位的突然上升,令
f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期盼急剧增加,论”“G2、“中国模式论”、“中国道路论”、“中国成为超级大国论”迅速涌现,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联合国系列峰会、G20峰会、中国国庆阅兵等一系列事件的国际舆论反应来看,中国崛起已经从原来的逐步适应阶段提前进入了“崛起冲刺”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崛起从原来不受关注的状态进入饱受关注的中心地带,开始面临既有大国的日益强大的压力。为此,必须尽快调整原来的对外战略,在冲刺阶段思考选择地位和身份改变后的战略布局,以适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