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一级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全区88个农村组,其中没有村部的村有43个,只好租用民房办公。区委考虑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辛苦,想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每新建100平方以上的村部,区财政将给予15万元的补贴,而建一个100平方的村部需资金354万元,通过调查摸底,15个点村,只有5个村有能力修建,享受区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多数村无能为力。为保证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区财政纳入了年初预算,由财政发放,但村里每年收缴农业税时都存在一定缺口,由于大多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能
2
f力弥补这一缺口,这缺口只好用干部工资抵扣。在调查的15个村中,只有3个村干部的工资全部兑现,12个村的干部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有的村拖欠了几年,由于工作压力大,条件艰巨,工资又不能及时到位,群众又不能理解,影响了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①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调查显示,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占18%,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占44%,具有小学文化的占38%,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也就较差。②班子协调性不强。调查的15个村中,这类班子占21%,某村5名干部分了两派,工作不协调,相互不支持、搞窝里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面,见权就争,见利就要,见麻烦就躲,使得村里各项工作失控,工作被动,群众气愤地说:村干部连自己都管不了,哪有精力管我们呢”③党员先进性不突出。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的占66,55岁以上的党员占43%,这说明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大,办法少。党中央为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降税、直补、良补、粮食保底收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要使农民大幅度地增收,彻底摆脱贫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贡文化生活的需要,迅速进入小康社会,需要广范围地寻找致富门路。从调查的情况显示,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村户占188%,均为非种粮农民,大多为农业综
3
f合养殖户、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民普遍感到缺资金,少技术,信息不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