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无止境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北师大版)
www5ykjcom五年级下册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寻千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汉族江右民系。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
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宋神宗执政之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此诗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译文大意:飞来峰顶端有座高耸入云的高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
专业的学习
f学习永无止境
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