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沿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6、火场附近有河流、小溪、公路、小道时,在统一组织下也可以此为依托点放迎面火灭火。但要防止火从公路、桥梁的涵洞跑火。7、休息时,应在被扑灭的火线边缘休息。五、扑救森林火灾安全常识
3
f灭火人员要熟悉危险环境,掌握林火行为变化,提高紧急避险能力。
1、危险环境:陡坡、山脊、单口山谷、山脊鞍部、草塘沟;
2、危险可燃物分布:梯形可燃物分布、大载量可燃物分布、草本可燃物分布、易燃灌丛分布、针叶幼林分布;
3、危险情况:在火场外宿营时、接近火场时、附近有火而看不到火时、周围烟尘大而不知火的方位时。当看火从头上飞过可能引起新的火点时、离火场很近对火场情况不明时、进入山凹带时,在陡坡及峭壁附近扑火时、气温越来越高时、风速越来越大时、风向多变不定时、在没有依托地带,采取间接灭火手段时、迷失方向时。
4、扑火人员基本要求:(1)对指挥员的基本要求:及时掌握火场天气情况,正确分析判断火行为变化,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接近火场时,要明确撤离路线,对火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应急准备。(2)对扑火队员的基本要求: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伤亡事故高发时段的天气情况,时刻注意地形的变化,特别注意坡向、坡度、坡位的变化;遵守火场纪
4
f律,服从命令,不擅自行动。5、扑火阶段安全(1)接近火场时,应随时注意地形变化,避开狭窄山谷、
陡坡及鞍部地带,避开草高且宽大的草塘,随时注意风向、风速变化。
(2)需在急进地表火和树冠火前方开设隔离带时,必须设立安全避险区。扑救地下火时,禁止在火烧迹地内行走。
(3)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线扑火,严禁正面迎火头扑打。
(4)扑打火线时,遇大火突袭,应迅速进入火烧迹地。(5)宿营时禁止在下列环境选择营地:三面环山、山脊鞍部、狭窄草塘沟、无植被沙土疏松或岩石裸露的陡坡山脚、低洼干涸的河床、孤立的大树下。(6)当大火威胁人身安全,需采取紧急避险时,可在附近有可利用的公路、林间、小路、小溪时,在依托下风地段点火避险。(7)在没有可避险的有利地形时,可点顺风火迅速进入新烧出的火烧迹地避险。(8)在附近有河流、湖泊、沼泽及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时,可利用地形避险。
5
f(9)当不具备点火或其他避险条件时,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火焰高度相对低的地带,用衣物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