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选的PLC的型号列出输入/输出设备与PLC输入输出端子的对照表,以便绘制PLC外部I/O接线图和编制程序。5.设计软件及硬件进行PLC程序设计,进行控制柜(台)等硬件的设计及现场施工。由于程序与硬件设计可同时进行,因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而对于继电器系统必须先设计出全部的电气控制线路后才能进行施工设计。6.联机调试联机调试是指将模拟调试通过的程序进行在线统调。开始时,先不带上输出设备(接触器线圈、信号指示灯等负载)进行调试。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采分段调试的方法进行。各部分都调试正常后,再带上实际负载运行。如不符合要求,则对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分程序即可,全部调试完毕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果工作正常、
f程序不需要修改则应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丢失。7.整理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电气安装图、电气元件
明细表及使用说明书等。三、PLC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于较复杂系统,需要绘制系统的功能图;对于简单的
控制系统也可省去这一步。2.设计梯形图程序。3.根据梯形图编写指令表程序。4.对程序进行模拟调试及修改,直到满足控制要求为止。
调试过程中,可采用分段调试的方法,并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四、硬件设计及现场施工的步骤如下:1.设计控制柜及操作面板电器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2.控制系统各部分的电气互连图。3.根据图样进行现场接线,并检查。五、PLC的选择随着PLC技术的发展,PLC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功
能也日趋完善。近年来,从德国、日本、美国等引进的PLC产品和国内厂家组装自行开发的产品,已有几十个、上百种型号。PLC的品种繁多,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式、价格等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择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PLC的机型选择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维护方便的
前提下,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f1.合理的结构型式整体式PLC的每一个I/O点的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便宜,且体积相对较小,所以一般用于系统工艺过程较为固定的小型控制系统中;而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灵活方便,I/O点数量、输入点数与输出点数的比例、I/O模块的种类等方面,选择余地较大。维修时只要更换模块,判断故障的范围也很方便。因此,模块式PLC一般适用于较复杂系统和环境差(维修量大)的场合。2.安装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