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第二,骨料配比的选择。骨料在混凝土工作过程中起到传递应力、抑制收缩的目的,例如选择骨料粒径过大,则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多空隙,导致其抗压强度
f降低;第三,水灰比的设计。水灰比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作用,不同的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择过大的水灰比,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将是致命的打击。
23制作工艺因素制作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都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整体性能降低。例如,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不均匀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骨料分配不均匀,导致局部的承载能力降低,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如在混凝土内部钢筋的捆扎、焊接等存在问题,则会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造成结构失稳,承载力降低,导致整体的破坏。24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而对于环境因素的防止在混凝土防护中也是最困难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温度。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高温作用下混凝土膨胀以及低温作用下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对于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将产生破坏,除此之外温度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组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也是混凝土遭受温度破坏的另一个方面;第二,水。环境中的雨水、河水等对于混凝土的影响较为明显。一方面水会对混凝土直接产生冲刷作用,另一方面混凝土在水的作用下内部结构产生变化,降低
f承载能力;第三,外界化学物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会与混凝土内部成分产生作用,例如,氯离子将会与钢材产生化学反应降低钢材的支撑能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3提高耐久性的技术措施31减少水及水泥浆的用量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减少水及水泥浆的用量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减少水的比例,可以削弱由于凝固过程中混凝土体积收缩带来的应力以及水化热增加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水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以及氯离子的扩散能力。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四个途径来达到减少水及水泥浆的用量的目的:选用良好级配和粒形的粗骨料、添加高效减水剂、添加低需水量比的矿物掺和料以及降低水固比(ws)和浆骨比。32选择合理的胶凝材料体系合理的胶结材料体系能够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并且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