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日本TDK公司“为世界文化产业作贡献。”
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尽忠放在了首位。究其原因,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观是一致的。3世纪后期,中国的儒学经朝鲜传入日本。儒学传入日本后,其核心思想发
f生了变化。中国儒学特别重视“仁”,而日本的儒学特别强调“忠”。在封建时代对主君尽忠,明治维新后尽忠的对象从主君转移到了对天皇尽忠。尤其是对天皇尽忠被看作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这种对主君对天皇尽忠的儒学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内化为日本人的内在思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皇从“神”变成了人,而对天皇尽忠的思想就内化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尽职尽忠。也就是说,国家观念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
在日本的传统观念中,“商”一向被视为民之末而受到鄙视。据说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刚刚进入商界时内心也非常矛盾,不知应该有怎样的操守。于是他想起了曾学过的论语。《论语》中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说富贵是人人都追求的,但是不仁不义的富贵应该抛弃如果是仁而义的富觉,谁都可以去追求。从这里涩泽荣一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工商人士找到了追求利润的合理动机,破除了日本人耻言富贵的传统观念。同时涩泽荣一根据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提出不仅要富民,而且富民的最终目的是强国。也就是说办企业经商的目的国家利益才是惟一的目的。这样,国家观念不仅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也成了日本经济道德的核心。他的这种理论也就是他提出的有名的,〈论语〉算盘说。〈论语〉算盘说为后来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独特的企业制度——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