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收心会讲话稿三
同志们:今天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会,主要目的:一是利用这个机会,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负责同志集体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兔年吉星高照,事业兔步飞跃!二是年年节后上班要说的话,还是要老调重弹,春节假期已过,大家要调适好心态,调节好状态,调整好时间和生活安排,通过春节假期的适度放松和亲情体验,以以逸待劳的饱满精神,以养精蓄锐的良好状态,以假期时间沉淀梳理出来的新思路,以新年新的愿景激发出来的新动力,快速投身到工作当中来,不能慢热,浮浅地沉缅于“过年”的喧闹氛围当中,要感性地感受年味,更要理性成熟地体味“过年”的意义。人生境界的不同,就在于每个人对社会、对问题透析的程度、深度的不同。记得我与大家说过自己的看法,春节在农业社会的两个最大特点:一个是在时节进入冬季、春耕尚未开始,这一段时间,显得比较清闲,可以说春节是对一年到头繁重体力劳动的一种解脱,由此人们十分享受这样的时光;其二是春节可以享用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可以多一些吃喝,添一些衣裳,因此它是对农业社会导致贫困的一种补偿,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满足的基本意愿。虽然春节有带一斤红糖两条糕走亲访友,也有烧纸钱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但它还是打上了农业社会人们期盼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期盼获得更多物质满足的基本特征。
f随着时代进入工业社会,春节的内涵也在发生演变,我感到它呈现出来的这样两个特征还是很明显的:一是春节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意味着时节转换,意味着岁月更新,因而也意味着每一个人生命中新的开始,春节它给了人们一个停顿、思考、调整、再出发的时间调节与提醒。这种暗示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在工业社会春节的文化价值。另一个明显特征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它是深深印刻着一个字:“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最通俗直白的表达,就道出了春节与“家”的深刻联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但到了春节,这种情结会膨胀,让人更加纠结。
在工业社会,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离家的人越来越多,因而春节“回家”、“返乡潮”便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亲情的需求与依赖,而在工业社会,在人口众多、劳动力大量大范围转移的中国,“春节回家”成了人们的一种亲情表达,各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