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作者:王道秀来源:《神州》2012年第13期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几点肤浅的认识浅析如下。
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中要尽量地去创造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我们就可以模拟到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由老师担当营业员,让学生轮流当顾客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
学生甲:每千克36元的苹果,买2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72元。
学生乙:每千克576元的香蕉,买3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173元。
……
突然,学生乙提出疑问,每千克576元的香蕉,买3千克怎么要付173元,应该付1728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纷纷提出了同样的疑问。此时,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样,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二、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学“简单条形统计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题:在出示的条形图形统计图中,哪一张统计图是销售衬衣的?哪一张统计图是销售棉衣的?学生通过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衬衣的销售高峰在第三季度夏天,棉衣的销售高峰在冬天,迅速得出前一张统计图是销售衬衣的,后一张统计图是销售棉衣的正确结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