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是对个人,而且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一个连续不断地改造的过程。杜威十分强调学生的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①倡导“从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②确立新的课程观。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教材上的迫切问题是在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课程教材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随知识的发展而发展。在教师与学生问题上,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其主要观点是:①必须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②教师不应该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③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5蒙台梭利1870一1952
f意大利的蒙台梭利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她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她的教育理论要点是:①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幼儿的发展遵循内在自然法则,具有探索环境的本能。②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适宜的环境,特别是自由发展、有秩序、愉快的环境非常重要。③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者,需要转变角色。④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条件的同时,需要必要的纪律进行约束。⑤重视感觉教育。幼儿时期处于感觉敏感期,需要进行系统的、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为智力、思维发展奠定基础。6陶行知18911946陶行知先生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①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②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其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③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