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概念: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等(2)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不可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省治的开端。(3)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前自主学习1.汉代:1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与封国并存,其中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对抗朝廷。2汉武帝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统辖。削弱了王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1藩镇割据:唐朝中期,为加强边防,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其长官叫节度使。2影响:但他们在政治上拥有较大的权,在经济上拥有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后,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2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负责监督。3财政上: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4元朝:1行省制度:除河北、、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拥有、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的开端。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担任、等,参与国家大事,以削弱相权。2.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和执行,分散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下设,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4.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设替代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专权现象日趋严重。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各郡国每年举荐、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实行制,依靠门第选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而无法继续。3隋唐:隋文帝开始采用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