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选择题,选择题:个小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遭到破坏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贵族特权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井田制基础D.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2.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3.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①奴隶的反抗斗争②井田制的瓦解③生产力的发展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5.董仲舒认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下列哪个皇帝设置了相关制度来缓解这一问题A.汉武帝B.北魏孝文帝C.宋太祖D.明太祖6.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改穿汉服7.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8.据史书记载: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孝文帝改革导致鲜卑族灭亡B.迁都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C.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D.否定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进步性9.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他这样做有利于①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③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④巩固对北方的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①民族融合的潮流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③北方少数民族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