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景观②城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2.发展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著名的侨乡3.抓住两次机遇:⑴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f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活动
根据图4.24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
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
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
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
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都有自己的特点。四、问题与对策
问题
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产业结构调整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
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制造业图4.26,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级。
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
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
弱。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
工合作,城市竞争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