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分子,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
然就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惩罚腐败分子,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
腐败分子,要用‘德’‘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
理腐败。”下列与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
B道、法、儒、墨
C道、墨、儒、法
D道、法、墨、儒
2、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
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3、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
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这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
C仁政
D兼爱
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
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5、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
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
“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政以德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库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第1页
f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一律平等接受教育
D强调学校传播儒学的作用
7、《汉书董仲舒传》中“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8、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