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以DNA中有ATCG。
2D。②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碱基。③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核苷酸。①中符号含义是ATP中的腺苷,④中符号含义是RNA中的碱基。
3D。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4C。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为2个,所以A、B、D准确。根据含C60个,能够推出原DNA中有G60个,AT40。复制需要的A为1440560
5C
6C
7114N15N2重中
30∶2∶62∶16或1∶84150
练习五:
1D。据图可知①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植株A应为单倍体,所以基因型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②过程为诱导加倍,常用试剂为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作用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
2A此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及特点。其中①③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⑦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④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另:
f所有变异都是不定向的,但基因工程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3D。由图可知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图1是因为染色体部分增添或缺失,图2是因为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所以两者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1复制转录2CATGUA3常隐4Bb18BB5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练习六:
1C。杂交育种的优点是能够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而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2B。自然选择的作用是定向改变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比率,从而定向改变种群中各种性状的比率。
3D。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B
5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可导致生殖隔离
6C
7D
8B
9C。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很多,如变异、选择等。但交配方式一般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只会影响基因型频率。因为纯合子自交能稳定
f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率提升,杂合子比率下降。
10A
11C。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
12B
13D
141Ⅱ12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雌性为抗病,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