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粗放且具有灵活性,使预算指标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三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监督、考核不到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乏力,最大的一个症结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无法科学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优劣。同时预算编制的简单粗糙和不确定性,给预算的审核批准、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预算的考核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门预算指标数额只是象征性的对日常支出难以构成指引和约束。一旦出现了超预算问题往往以各种借口追加了之。对没有超预算的部门,也因为预算指标的弹性,使考核机制缺乏力度。四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能力不强事业单位许多预算工作的参与者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专业教育,不具备预算管理应有的能力。面对预算控制的工作要求,这样低素质的参与者因为在管理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缺失,不能达到实施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有些人对预算管理目标感到无从下手,无法真正管理好预算工作。五成本费用管理缺乏科学手段。预算单位由于其不同于企业,在编制项目预算时,成本、费用预算指标缺乏科学依据。不仅在日常支出时随意性强,特别是把一些项目经费当成了预算调控的蓄水池。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成本、费用支出严重失控,人为调剂现象普遍存在。
f六预算控制缺乏制度化,系统化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大多单位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预算控制制度。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制度,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看”的表面文章上。预算控制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忽视了整体的协调忽视了控制环境的建设等。二.应对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一)加强组织领导,转变传统观念首先领导要重视,切实创造预算管理的良好环境,提高全员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的认知。认识到事业单位实行预算控制是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预算控制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益和效果。要认识到预算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单位内部各项相关部门共同的责任。预算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二)强化预算控制的动态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是深化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是预算控制的必要延伸。此项工作单靠单位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有制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