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提示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基本情节:兰芝请归仲卿求情焦母不允仲卿慰妻兰芝意决严装拜别焦刘盟誓兰芝还家县令遣媒兰芝拒婚太守遣媒刘兄逼嫁太守筹婚兰芝备嫁仲卿闻变生人死别仲卿别母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化鸟齐飞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附带一点点评: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如《梁祝》中的“化蝶”、牵牛织女的“七夕相会”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2诗歌结构:
3
f起兴(第1节)开端(第27节)
营造悲剧氛围兰芝被遣
发展(第812节)夫妻誓别再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高潮(第2231节)双双殉情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
四、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2)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3)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