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_______。②B中生石灰作_______剂;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D中现象是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填入下表。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答案】
①(8)锥形瓶
(9)Z
H2SO4→Z
SO4H2↑
②(10)干燥剂
(11)H2CuOCuH2O
f(12)白色粉末变蓝③(14)
(13)CuSO45H2O→CuSO45H2O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用试管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物质,向溶液变蓝色
氧化铜未消耗完
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或溶液未变蓝色)
(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观察现象。
方案二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
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或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32g)(氧化铜未消耗完)
【解析】①仪器Ⅰ的名称锥形瓶,A中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ZNH2SO4→ZNSO4H2↑。②B中生石灰和水结合生成固体氢氧化钙,作干燥剂;C中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uOCuH2O;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D中现
象是白色粉末变蓝。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CuSO45H2O。③氧化铜能和酸反应生成可溶的含铜离子的盐溶液,溶液呈蓝色;40g氧化铜完全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x,
H2CuOCuH2O
80
64
40g
x
8040g64xx32g
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可由如下两个方案。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
用试管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物质,向溶液变蓝色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或溶液未变蓝色)
氧化铜未消耗完(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观察现象。
方案二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
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或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32g)(氧化铜未消耗完)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