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联络,沟通情感,弥补“亲情不足”。2、建立“爱心志愿者”活动记录卡,切实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要求“爱心志愿者”把定期联络、看望留守儿童的情况登记在“爱心志愿者”活动记载卡上,并做为镇年终表彰的依据。3、建立大学生村官与“爱心志愿者”联系制度。为调动爱心志愿者的积极性,我镇大学生村官还分成7个小组,分别负责联络28名爱心志愿者,通过电话、上门拜访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爱心志愿者在帮扶中的疑惑困难,加强交流沟通和信息互动,提高关爱水平。(三)规范活动内容,明确活动分工随着帮扶人员的扩大,我镇突破初期大学生村官活动内容单一、活动
f时间不确定的局限性,对快乐之家活动内容和时间做了规范。1、规范活动时间,主要在周末、农忙季节以及一些节假日。“爱心志愿者”除自行安排关爱留守儿童的时间外,还要安排值班表以方便对主动到“快乐之家”活动的留守儿童看护指导(为工作方便,值班人员多是村两委成员)。2、规范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帮扶教育、亲情联系、节日联谊以及监护人培训四个方面。即利用图书、玩具、远程教育等设施给留守儿童讲故事、做游戏等,同时,通过谈心、家访、校访等形式,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并予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此外,对特别贫困的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和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留守过一次节日;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爱心志愿者”开展看望问候和捐助活动;提高关爱水平,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演讲或朗诵比赛等,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学会感恩、长大回报社会的意识;每年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开展12次家教培训,规范其监护行为,明确其教育职责,强化其家教意识。3、明确活动分工。对于非大学生村官的“爱心志愿者”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亲情联系”工作,对于大学生村官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要做好“节日联系”、“监护人”培训工作。即除值班日外,非大学生村官的“爱心志愿者”的帮扶对象主要是结对留守儿童,是个体对个体的,但大学生村官除做好个体对个体的结对帮扶外,还
f需要大学生村官集体组织活动,形成大学生村官集体对全镇留守儿童集体、大学生村官集体对全镇“爱心志愿者”集体的工作机制。三、规范考评机制促进工作落实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确保境内留守儿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