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第一章
一、考核知识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
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
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A、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心理学发展,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分析了心理成份感觉和感情。铁钦纳进一步把人的心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建立构造主义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认知心理学确立。
B、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进一步推动了以信息加工观点来分析心理活动的认知心理学发展。3、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信息加工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纽韦尔和西蒙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简要的模型来表示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存储的过程。4、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当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就会不断地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活动。眼、耳、鼻、舌、皮肤是人接受周围环境刺激与信息的器官它们的感受器分别将接受信息并转化为生物电后进入人脑以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其流程是感觉登记、知时记忆、长时记忆、存储加工、分析直至作出对外界的反应。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认知心理学的涵义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②个体认知的发生和发展
③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3、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1967年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诞生。4、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5、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6、信息编码:
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