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方法精要一般而言,在数学问题中,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种方法称为换元法.某些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换元,往往可以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被表面形式覆盖着的实质,发现解题途径.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其特点是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把陌生的形式转变为熟悉的形式.高中数学中主要换元法有整体换元、三角换元、对称换元、均值换元等等.换元法应用广泛,如解方程、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求数列的通项与和等,在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题型一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例1已知f1-cosx=si
2x,求fx.破题切入点通过引入参数,令1-cosx=t,将原式转化为含有t的式子,从而得到函数fx的表达式,特别注意写出函数fx的定义域.解令1-cosx=t,则t∈02,所以cosx=1-t,所以ft=si
2x=1-cos2x=1-1-t2=-t2+2t,所以fx=-x2+2x0≤x≤2.题型二换元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例2已知a,b,c∈R+,且a+b+c=1,求证:3a+1+3b+1+3c+1≤32破题切入点换元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把原不等式中的参数用
某一个或几个量表示,然后利用取值范围进行比较.证明设3a+1+3b+1+3c+1=k,kk再设3a+1=+t1,3b+1=+t2,33k3c+1=+t3,其中t1+t2+t3=0,3kkk∴3a+1+3b+1+3c+1=+t12++t22++t32,333
fk2222即6=+kt1+t2+t3+t21+t2+t333k2222=+t1+t2+t3,3k2∴6≥,解得k≤32,3∴3a+1+3b+1+3c+1≤32题型三换元法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π例3已知函数y=2+2si
xcosx+si
x+cosx,x∈0,,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破题切入点题目中的未知量较多,解题时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式作为辅助未知量,可以利
用正弦与余弦之间的关系,设si
x+cosx=t,则2si
xcosx=t2-1,把题目中较多的未知量通过换元用一个未知量表示,并根据这个未知量的范围解决最值问题.π解令si
x+cosx=t,因为x∈0,,2所以t∈1,2,由si
x+cosx2=t2得2si
xcosx=t2-1,所以原函数变为y=t2+t+1,t∈1,2,1因为y=t2+t+1的对称轴是t=-,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