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即IC1的1脚与非门1的光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此时声音信号被屏蔽不起作用,与非门1的输出即IC1的3脚为高电平。与非门1的3脚输出端接与非门2的5、6脚输入端,所以与非门2的4脚输出为低电平。此时二极管D1截止,触发电路无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T2截止,白炽灯EL熄灭。当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g呈高阻状态,即IC1的1脚与非门1的光信号输入端为高电平,与非门1打开,声音信号可以输入。话筒MIC和电阻R1将外界的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在外界无声的情况下,三极管T1处于饱和状态,使与非门1
f的输入端即IC1的2脚与非门1的声音信号输入端为低电平,与非门1的输出即IC1的3脚为高电平。最终使与非门2的输出4脚为低电平,白炽灯EL熄灭。若外界有声音,三极管T1将出现反复饱和、截止,使与非门1的2端反复出现高、低电平的转换过程。若与非门1的两个输入端有一个为低电平时,与非门2便输出低电平,只有当与非门1的两个输入端都为高电平时,与非门2才输出高电平。当与非门2输出高电平时,通过隔离二极管D1给电容C3充电,当C3充电电压达到与非门3的阈值电平时,使与非门4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7触发双向可控硅T2使其导通,主回路便有较大的电流通过白炽灯EL使其发光。T2导通后,由于没有了声音信号,与非门1的输入端IC1的2脚很快变为低电平,从而使与非门2输出为低电平。但延时电路的电容C3通过电阻R8放电,经过大约1分钟的时间下降到与非门3的阈值电平以下,使与非门4输出低电平,当交流电过零点时,T2自动关断,白炽灯EL熄灭。因此,白天白炽灯EL不亮,只有到了晚上话筒MIC接收到声音信号时,才能产生触发信号,使双向可控硅T2导通,白炽灯EL发光,延时一段时间后白炽灯EL自动熄灭。
二、电路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1、电路安装
f下图(略)所示为该电子开关印制电路板参考接线图,印制电路板实际尺寸约为35mm×65mm。按图中所示进行元器件的安装焊接。注意,负载白炽灯EL采用外接方式,不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2、电路调试检查整个电路板没有虚焊、漏焊和短路后,接上负载白炽灯EL以及220V交流市电进行通电检查。调试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试集成电路IC1的14脚应有10V左右的直流电压。然后在有光无声情况下测量三极管T1集电极C应为低电平,即此时三极管T1应饱和导通,在有光有声的情况下,白炽灯EL应不亮。用不透明的胶布遮盖住光敏电阻Rg,在有声音时白炽灯EL应能点亮并且延时6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