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当堂达标题】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基础达标】
1北宋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建立于()
A.907年B.960年C.916年D.1038年
2右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
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
这“一人”指的是
A寇准
B赵匡胤C岳飞
D赵构
3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
4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是为了()
A.防止武将专权B.强干弱枝C.加强禁军
D.使其互相牵制
5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相当于宰相的
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②完善三省六部制③设立多重
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④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A.①③④B.③④C.①③
D.①②③④
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
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
B设参加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设转运使管理财政
8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9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B.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C.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
D.武将带兵打仗也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10“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11阅读下列材料: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
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
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请回答:
(1)他们在讨论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3
f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