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45
11
1
545525错例3:6×56×424
错例4:58
×
34
85
×
34
65
原因分析:对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不清楚,对于分数加减法认为就
是分子加减分子作分子,分母加减分母作分母,乘法把第2个因数变为它的倒数
相乘,与除法混淆,而除法又把被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这都是计算法则掌握不
好,导致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时混淆不清,出现错误。
(6)四则运算顺序错误1
错例1:63-54×9
1
11
错例2:6×÷6×2
19×9
1÷1
1
1
原因分析:错例1运算顺序混淆不清,没有明确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
f算,而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了;错例2有很多学生误认为本题有简便算法,快速地回答等于1,错误的主要原因未搞清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非知识性错误:1、抄错、看错或写错数字。
3
2
错误分析:把数字或符号看错抄错。(1)中把15看成15,(2)中把除号看
成乘号。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心错误。
错误分析:把除数37错误地写成47,导致计算错误。2、产生排斥心理。
当看到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没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甚至连题都不做。
3、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
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
错例1:因为25×4100,所以计算24×5时也等于100。错例2:因为125×81000,所以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4、短时记忆出错。
f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例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计算小数乘除法时,漏点小数点。如224÷456。
5、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造成错误。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计算粗心,书写潦草,马马虎虎,做题不喜欢用草稿纸,再大的数也不想动笔算,而喜欢口算,做题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不注意审题、检查,态度不端正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计算错误。针对以上梳理的错误,我们实施了以下策略:1.指导算法,弄懂算理。计算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