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暑期“思政课“2011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专业:专业:000000000年级:年级:2009级班级:09班级:093班姓名:姓名:00000学号:学号:00000000002011年8月1日
f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文化的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2011年8月1日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调查对象及范围:马街村和附近村庄,“马街书会”地址实地考察调查主题: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文化内涵和现状调查人员:张占克
f序言自2009年9月进入河南理工大学以来,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在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之后,学校按照有关要求于2011年7月初给广大学生召开会议,安排了2011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这次社会实践主要以同学们自己家乡文化为中心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手段认识自己家乡的某种文化,并形成调查报告,上交学校审核。我决定以家乡的马街书会为调查对象进行社会实践。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让同学们通过调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思想水平,激发学习动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于是,我先通过网络对马街书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随后,我回到家乡,并在2011年8月12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因为“马街书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在马街村举行,我无法亲眼看到它的盛况,只好参观了书会的周围布景、建筑和历史记刻;并对马街村村长刘海坤进行了采访。在整理材料后,写出了这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从马街的地理位置,马街书会的场地修建,马街书会的历史起源,近年来马街书会的变化和影响,和马街书会所面临的形式等方面对马街书会进行介绍,从而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农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新时期农村人崭新的社会面貌。
f马街书会会场实地参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场大门
f桥北石碑:马街书会大记事
桥南石碑:各界人士题词
f桥头石碑记刻
f正文马街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东麓,西依大山东临平原,现在隶属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离城75公里。这里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