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为消除风险评价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使其不发生或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订
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3管理内容31隐患识别1)生产经营场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是否有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工作环境、照明、机具、设备、电器设备和气瓶是否符合规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贮藏、使用是否符合要求;事故火灾隐患、高空和狭小空间作业情况;报警系统、消防器材、设施是否有效并符合规定;过去已查出的隐患是否按期整改等)。2)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护设备设施、接地、避雷、防火、防爆等设施的灵敏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公司风险评价小组应根据以上进行风险分析,确定有关隐患。32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安全领导小组下达《隐患治理通知单》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同时建立隐患治理台帐。33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f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34检查人员要以书面的形式发出隐患通知,及时送达隐患所在车间。公司各职能车间是隐患治理工作实施的责任单位,在实施整改工作中要坚持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35排除隐患所需经费,可根据项目的内容,分别列入大修、基建、技改费用中解决。36隐患所在车间接到隐患治理通知后,必须对隐患进行整改,不得拖延。
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必须订出计划,在大检修期内限期整改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特殊管理办法,报主管领导批准,实行现场监护。37公司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还需书面向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38公司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将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39整改措施实施后隐患所在部门发回回执单,并须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认可。310单位个人在安全生产巡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隐患报告人应给予相应奖励。4相关文件及记录41隐患治理台帐42重大隐患项目档案43隐患治理通知单
f44隐患治理回执单
隐患治理台帐
序检查所在岗位隐患名称
号日期
治理措施
资金来治理负整改完成验收情况表验收
源
责人期限时间
述
人
f受检单位隐患内容
隐患治理通知单
检查部位
通知书编号
隐患第号
建议
措施
整改时间
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