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情境创设引入初中历史课
“情境创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但什么是“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有什么作用,却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弄得明白,更不用说在日常教学中予以应用,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多年,我发现:若不将情境创设教学法引入课堂,历史教学必将陷入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窠臼。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思考现实,同时能获得广泛的历史经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情境创设教学法必将是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课堂应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力图以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切入点,把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在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一、创设情境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的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识、动机、兴趣和信念。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良好情绪,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和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对激发智力因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1、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根据教育的目的和计划,可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起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采纳”这种让学生充分参与的场景教学法,使得学生都能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自己置入“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当中,即会考虑到,如果自己是“新闻发言人”,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怎样去对付那些“刁难的记者”?同时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课堂组织方式,学生一听到要进行“记者招待会”,积极性特别高,把自己带入一个有场景性、有角色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得到老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