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效益。发展不仅要创造丰盛的物质财富,而且要维护和创造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良好环境。第二,健全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做到瞻前顾后,统筹兼顾。
23基本内容
f人类活动方面包括环境保护活动的目标、指标、项目、措施、资金需求及其筹集渠道的规定和环境保护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规模、速度、结构、布局、科学技术的反馈要求;环境方面包括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规定。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为:发现(规划前和规划期的)问题并找出原因,初步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方案评价及优选,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综合分析和最终确定目标与方案6个步骤。
24环境规划的原则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7条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25我过环境规划发展趋势我国也于70年代末开始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并开始进行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经过众多环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初具规划的环境规划体系。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目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国的环境规划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251建立新的环境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用以概括规划工作内部各技术层次的递进关系。我国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规划法规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和环境规划技术体系。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研究渐渐跟不上步伐,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暴露出种种弊端,比如法制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