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泉,“家”成为她诉说生活、书写个体生命感受的最有力载体。关键词:张爱玲家父亲婚姻女性
1
f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家
封建旧家庭孤独痛苦的生活经历影响和对封建家族制度下人性扭曲的深刻洞察以及冷酷决绝的笔锋,形成了具有苍凉意味的张氏家庭小说。张爱玲通过对父权的沉沦,亲情的迷失,子辈的备受摧残等的审视,消解了传统观念中的“家”,传达出强烈的悲剧意识。
一、衰败颓废的家
张爱玲记忆中的那个家阴森、沉闷,了无生趣,永远飘散着鸦片的烟雾,“整个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世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张爱玲笔下的家,打破了我们心目中固有的传统价值理念,不再是温馨和谐的避风港,氤氲的鸦片浓香,死气沉沉的氛围,颓败感伤的气息、垂死挣扎的无奈……这些记忆中“家”的特征不自觉地被织进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成为小说人物演绎人生的深沉压抑的底色。作家总是带着一种荒凉的心境去描摹与构建笔下人物所在的家。它们共有的特征是:灰暗、腐朽、阴冷,甚至还略带神秘。例如“灰色的老式洋房”《留情》,“鬼气森森”的“古代皇陵”《沉香屑第一炉香》,“阴森森宽敞的餐室”《金锁记》,“没两三年的功夫,枯的枯,死的死,砍掉的砍掉,太阳光晒着,满眼的荒凉”《茉莉香片》,即使家中的陈设再奢华、精致,都难以掩饰衰败颓废的气息。
二、丑陋和猥琐的父亲形象
传奇的身世,多舛的命运,独特的体悟给予了张爱玲与众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解剖封建传统家族制度下的旧式家庭,揭开家庭内部掩盖在伪善道德背后的人性私欲和家族制度对个人欲望压制下的人性扭曲。家已然成了封建文化和男权社会没落和沉沦的象征。父亲不像父亲,丈夫不像丈夫,男性的缺失和颓废连带着“家”一同往下坠,坠入“没有光的所在”。父辈们的萎靡颓丧,子辈们的压抑和备受摧残,谁也得不到救赎的希望,日之将丧,暮气沉沉,看不到“家”的一点光亮。
(一)父权的丧失
在传统“家”文化中,父亲是权力的象征,是家庭的主宰,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主宰着他人命运。但在张爱玲所构建的封建大家庭中,父亲永远处于被批判的位置,要么完全缺席,例如《金锁记》中的姜老太爷,《留情》中的养老太爷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