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1、骨龄: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2、暴怒发作:当学前儿童个人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常出现大声哭闹、尖叫、自残等发泄怒气的过激行为。3、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在这一种系统内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即用一系列刺激的定型形式获得这种系统中的每个刺激的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的一种动力定型。4、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位的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转态,形成了兴奋区的抑制区,出现了镶嵌式活动方式。因此,教学中注意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轮换。5、一日生活制度:幼儿进园必须做到十大环节(晨检、进班、体育活动、培养与训练、大小便、穿衣盥洗、进餐、午睡、游戏、离园)6、斜视:指人在注视某一物体时,两眼的黑眼球位置不对称,视轴出现明显的偏斜,两属眼外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积,导致骨骼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疾病。8、指压止血法:用手或手掌等将出血的血管上端用力压向贴邻的骨骼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9、物理消毒法:是利用高温、紫外线照射、稀释等方法杀灭或减少致病病原体的方法,它是简单易行,较为有效的消毒方法。10、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办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员应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行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11、膝外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膝能相碰,两足内踝分离而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12、等级评价法: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相比较,以此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A)。
A.组织B系统C器官D皮肤
2下列不适于结缔组织的是D。
A.脂肪组织B血液
C肌腱D皮肤
3.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B)。
A.适应性B新陈代谢C生长发育D生殖
4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A)。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5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r